一夜之间,大马士革城市东部又传来了爆炸声。这个本该安宁的地方,却总是逃不开血与火的洗礼。有人说,叙利亚一直在战火中原地打转——“祸不单行”,但真的是天灾人祸,还是人为纵容、你来我往的角力与算计?
其实,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极端主义在这片土地上怎么拔也拔不干净?最近的一次自杀式袭击,造成22人死亡、63人受伤,震得人心惶惶。普通老百姓眼里,这不过是又一回“旧瓶装新酒”,可背后的局势,真有想象中那么单纯吗?
先说说外部的那些“大手”。美军,这些年在叙利亚搅和得可谓“上串下跳”,一会儿说要帮助库尔德武装稳定局势,一会儿又被曝光偷盗当地的石油和粮食。2019年10月,他们高调地宣布,在伊德利卜搞定了“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
按说这是大快人心的事,可随后的骚乱,却反而让各路极端武装趁乱开始争地盘。眼见着美军一边“管闲事”,一边又发声明要撤走,留下的只有更大的烂摊子。和他们比起来,以色列的风格就要直接得多。2022年5月,以色列空军突袭大马士革国际机场,轰炸不止,搞得一地鸡毛。
机场的基础设施被毁,老百姓人心惶惶,本来就不富裕的叙利亚,这下连基本的交通、生活供应都受到波及。这些外部“强人”的介入,唤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动荡,可局面似乎还是“一锅夹生饭”,没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是来救火的。
你以为外头乱,里头就能安生吗?想得美。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叙利亚的临时政府却没见太多实招。内部分裂严重,各个派系、大小武装之间你争我夺,大家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有时候,面对极端组织,明明知道不能收编,偏偏又忍不住把他们拉进门。这一出“引狼入室”,不是中国等国际社会没提醒,临时当局连“红线”都不怕,照样和极端分子眉来眼去,搞点小动作。说白了,有的人死盯着权力和地盘,至于民众死活,反倒成了棋盘上的“马前卒”。
说到极端组织,就不得不提那位“老面孔”——朱拉尼。2012年他就被联合国列为全球制裁名单上的恐怖分子,破坏力那可不是说着玩的。大马士革发生的多次爆炸案,幕后都有他的影子。
2016年,他又被指控在伊德利卜地区屠杀阿拉维派民众,“冤冤相报何时了”,族群仇恨就这样一茬又一茬地延续下去。本来全世界都该对这种人避之不及,可偏偏美国把他的记录一笔勾销,美其名曰“换个身份重新做人”,真是“画蛇添足”。有了美国的“漂白”,朱拉尼就成了部分新当局的座上宾,极端分子更像戴着面具四处活动,反恐这事也就变得暧昧不清,莫衷一是。
当然,也不是没人认真较劲儿。2018年到2020年,俄军和阿萨德政府军曾联手对大马士革、霍姆斯、阿勒颇等地发动大规模清剿。那段时间,极端分子算是折腾不动了,好像一切有了新希望。
可惜好景不长,刚一松口气,临时当局治下极端思潮又卷土重来。政局混乱,清剿变成了“剪不断理还乱”,极端分子只要躲一阵,又能东山再起。就像打地鼠,打得了一只,又冒出一窝。
在这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权力游戏背后,受苦的永远是底层百姓。根本没人敢打包票,明天的太阳还会不会升起在废墟上。根据联合国人道协调厅最新数据,整个叙利亚因战乱和极端袭击,已经有超过1700万人无家可归,大马士革就有80多万人吃不饱、看不起病,连屋檐都成了奢侈品。很多孩子生下来就见识过爆炸,老人每天都在担心明天还在不在。这里的老百姓,早就把心悬在嗓子眼——“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难自夸”。
你要是问,我怎么看?我觉得,问题不只是内部和外部的争斗,更是临时政府那种对极端分子的暧昧与摇摆。捧杀和袖手旁观,哪个都不算良方。有研究者分析,叙利亚的临时当局若还是把短期利益摆在第一位,极端主义根本就不会死绝,顶多是换个马甲、改个名字又回来。他们既想借助极端势力坐稳位置,又幻想随时甩锅切割。其实,这自欺欺人,硬币两面罢了。
不少国际专家也提到,像叙利亚这种地方,要想翻身,就必须“壮士断腕”,对自己的政治体系和处理手段来次彻底大手术。只要还抱着“权宜之计”拉拢极端分子,别说经济重建,连正常的社会秩序都是白日做梦。
这一场场闹剧,看似是在叙利亚的土地上发生,其实全世界都被波及。反恐再怎么喊口号,没有清晰坚定的行动,最后受害的永远是无辜者。这是一份没有赢家的账单,每个人都在为别人的错误埋单。
要说未来会怎么样?世界上的事,谁也说不准。不过有一句话总是对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哪个国家都躲不开自己种下的因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散户如何给股票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