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十一国庆节接近尾声,中粮期货研究院推出假期特别报告《十一假期外盘回顾及内盘展望》
十一假期外盘行情概览
正文
一
宏观
假期内最大宏观事件为美国政府关门。参议院多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导致美国政府于10月1日停摆。停摆之后,各个政府部门相继停工,导致非农数据未能及时披露。10月4日,共和党提出的结束美国政府停摆的法案未能在参议院获得足够票数通过,停摆继续,特朗普团队态度快速由软化变强硬,预计参议院将在当地时间8日继续投票。数据方面,美国9月ADP就业、服务业PMI弱于市场预期,ADP减少3.2万人,ISM服务业PMI降至50,已呈现较为明显的衰退路径。但与之相反的,美国停摆及数据走弱并未产生针对美国的巨大利空炒作,美股与贵金属及有色继续强化金融逻辑,原油于国庆节后期企稳,特别美元指数继续反弹。关注节后参议院投票,预计金融逻辑与AI预期将紧密捆绑。
日本高市早苗胜选自民党新任总裁,日经因其延续安倍宽财政宽货币的政策路线预期大涨,日元相应重挫。高市早苗胜选短期或将给予日韩极好的金融表现。
国内方面, 1-6日地铁客运量显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安五座重点旅游城市地铁客运总计1.79亿人次,与五一5天假期基本持平,低于2024年国庆前6天1.97亿人次,也低于2023年国庆前6天1.83亿人次,相对2024、2023国庆大约为90.9%、97.8%。今年大城市游的游客人次显著降低,关注交通状况,及出境游数据,是否返乡、短途游、出境游对上述数据造成影响,而非旅游意愿降低。商务部披露1-4日餐饮收入同比上涨3.3%,节后关注国庆假期消费及人均客单的数据,是否指引内需开始回暖。如果逻辑成立,可能有利于内需主导的权益及商品转强。
二
股指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全球股票市场大面积飘红,其中日本股市累计涨幅最大。中国香港股票市场在10月2日录得大涨后连续三个交易日回落,截至10月8日收盘价格已经低于9月30日收盘价。港股方面的表现预计对A股10月9日开盘构成负面指引。
资金方面,9月核心科技指数以及相应板块在增量资金大举涌入、抱团效应下录得大额涨幅,但与之相对应的产业资本净流出可能在进一步扩大。2025年6月以来(截至9月30日),A股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减持公告的数量为2847家,同比去年上半年(1690家)大幅增长1157家,增幅达68.5%,其中科技制造领域成为减持集中区,产业资本集中减持背后可能反映的是对高估值溢价不可持续的倾向。9月30日收盘后,共计10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若后市减持舆情发酵,易引发相关板块下跌风险,并构成A股整体层面回调。
三
航运
国庆假期期间,集运运费延续淡季下行走势,基本面并无太大变数,市场关注目光重新回到中东地区。以色列和哈马斯均释放出积极的和谈信号,双方代表团在10月6日于埃及开启的基于特朗普的停火协议的谈判据悉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目前的结果与胡塞武装提出的全面撤军的标准距离较大:即以色列的全面撤军。不仅如此,在经历了近两年的战火后,船司对于和谈完成后是否真重新将船队部署回苏伊士运河将持谨慎态度,且船队的调动同样需要一定时间使得船期运行稳定。综上,从目前局势到真正和谈再到红海复航仍将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完成。对于节后盘面的走势来说,市场只有看到和谈真正完成的信息才会真正对此计价,否则影响将有限。因此,节后EC2510仍将围绕博弈交割结算价的弱势震荡为主;EC2512波动节奏跟随10合约,若船司继续公布新的涨价计划,或将偏强运行。
四
农产品
1、玉米
国庆假期,CBOT玉米波动幅度有限,CZ合约在410-425美分窄幅波动,美国政府尚未公布农民支持政策细节,市场缺少新的驱动,美国玉米收割推进,玉米市场仍面临收割卖压,预计节后仍在380-430美分区间偏弱运行。国庆假期,国内玉米现货大跌,其中北港收购价较节前下跌近100元/吨左右,主要是东北丰产带来的季节性上市压力,预计节后仍将持续反映上市压力。相比对而言,市场更为关注华北地区玉米在国庆收割期间连续阴雨天气导致的减产、减质,尽管烘干塔利润较高,但收割压力仍然较大,且华北自然晾晒条件不足,预计短期华北玉米价格仍然承压,后期华北玉米入饲难度增大。整体看,预计节后连盘玉米低开低走,期价运行最小的方向仍是向下。
2、油籽蛋白
国庆假期期间,CBOT大豆由1000美分左右上涨至1020美分的水平,价格触底之后略有反弹,价格波动并不大。供需方面,美豆新作收割压力仍然存在,出口方面的预期因中美关系可能存在的利好略有好转,但仍然没有定论。而南美方面,巴西播种正常,未出现异常的情况。因美国政府停摆,农业援助计划推迟,各类市场数据也延后公布,基本面指引减弱,盘面波动谨慎。节后预计国内豆粕盘面波动有限,预计将维持之前偏弱运行的走势。
3、油脂
棕榈油节假日期间走强,市场在交易马来9月产量及库存回落的预期,出口端月度环比增加,市场开始交易后续持续数月的棕榈油季节性减产,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棕榈油需求可能难以维持高位,印度的假日买盘已经结束,市场前瞻预估印度9月棕榈油进口从高位回落。豆系方面从低位走强但是美豆收获加快以及巴西近期播种顺利,预计压制豆系反弹空间,另外美国政府关门美豆周度数据暂停更新,国内豆系仍然相对充裕压制价格上方空间。
4、花生
假期期间,产地花生供应两极分化,一方面,东北花生陆续上市,亩产和干度反馈较好;另一方面,河南为代表的黄淮海花生持续承受阴雨的不利影响,收获进度迟滞,且高水分不利于品质,致使油料流向的预期增强。总体增产预期未扭转,十月上中旬现货依旧承压,预期期货在低位震荡为主。未来继续关注天气和油厂收购动态。
5、生猪
国庆假期期间全国现货猪价全面跌破12元/kg,供应压力仍然偏大,假期期间各大批发市场提货表现下滑,消费端整体偏弱,市场恐慌情绪继续维持,行业进入全面亏损。后市来看,四季度生猪供给仍然偏宽松,上方反弹的高度有限,短期压力在恐慌中亦不断消化,当前状态也难以持续,后期反弹概率偏大,预计未来整体以底部震荡为主。当前行业全面亏损后,母猪淘汰意愿有所提升,关注母猪淘汰进度。
6、鸡蛋
国庆长假期间,鸡蛋现货市场延续弱势,产销区蛋价同步下移,河北馆陶蛋价较节前下跌0.35元/斤。结合节前存栏数据,9月末在产蛋鸡存栏仍延续增势,节后供给端压力难减,鸡蛋供给过剩的核心格局未改;不过此前节前渠道风控趋严,叠加蛋价提前回调,已提前释放部分库存压力。短期来看,节后或有节日后期补货需求支撑蛋价,有望限制跌幅;但假期蛋价跌幅略超预期,近月合约面临挤升水风险,节后期货盘面波动或加剧,需重点关注节后补货对现货端的实际支撑力度。
7、白糖
ICE原糖03合约相较于29日夜盘收涨0.21美分/磅,或1.28%。节假日期间UNICA9月上半月数据公布,压榨量、产量、糖醇比同比增幅较大,符合市场预期,含糖量、糖醇比环比降幅收窄。由于巴西高产已经被市场充分交易,市场对于UNICA数据解读为中性偏多,市场应声反弹,但上方17美分面临套保压力盘面回落。国内方面,台风麦德姆造成部分产区一定面积的甘蔗倒伏,但具体情况需要后续评估。预期假期后郑糖将小幅高开,但由于现货淡季以及糖源较多的影响,想象力空间以及持续性都不大,需等待台风对于作物影响的评估。
8、棉花
国庆假期,外盘棉花整体窄幅偏弱,日内走势反复波动,周度总体小跌,假期后段成交与持仓活跃度回升但仍属低位。国庆期间美国政府停摆,USDA暂停发布农作物关键数据,10月WASDE报告大概率将推迟,市场出现信息缺口,从侧面来看,交易所认证库存基本稳定,现货指数仍处于探底阶段,在政府停摆持续、全球需求疲软背景下,国内盘面或维持低位区间震荡走势,节后若停摆解除数据恢复,叠加市场需求温和回升,棉价有望阶段性修复,但短期反弹在集中供给带来的压力下难有大幅回暖空间。
五
金属新材料
1、金银
假期间,海外市场的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伦敦金价格站上4000美元/盎司的历史性关口,截至10月8日12:55报4024.18美元/盎司,较节前(9月30日15:00)上涨约4.58%,同期伦敦银上涨4.92%。这轮金银价格的强劲表现,主要源于三大核心事件的交织影响:美国政府的意外“关门”加剧了政治与经济的不确定性,疲软的经济数据强化了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以及俄乌地缘政治风险的显著升级。
2、铜
假期间,外盘铜价显著上行,伦铜触及10800美元/吨关口,假期涨幅约4.8%,创下年内新高,COMEX铜跟随伦铜上涨,最大涨幅达5.5%。宏观层面,受美国政府关门的影响、公布时点被推迟、美国ADP就业数据与ISM服务业PMI大幅低于预期,美联储10月降息预期增强,美元走弱支撑铜价上行。基本面端,智利8月铜产量公布为42.4万吨,同比下滑9.9%,为近两年来最大跌幅,主要原因为El Teniente铜矿于7月末发生事故停产所致。同时,假期前印尼Grasberg铜矿停产后,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产量预期大幅下滑,加剧了市场对铜矿供应缺口的担忧。在供应扰动持续、需求仍有韧性的背景下,基本面同样利好铜价。当前外盘铜价对应沪铜价格约为85000-86000元/吨。节后开盘,预计铜价将维持震荡偏强走势,运行重心持续上移,但需关注假期期间铜现货的累库情况。预计高价将显著抑制国内下游消费,限制铜价的上行空间。中长期来看,铜价或将再度挑战前高。
3、铝
假期间,海外铝市呈现供需双稳格局。宏观层面,美国政府部分停摆及疲软经济数据强化了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元承压为铝价提供支撑。基本面方面,供应端扰动持续。印尼矿业部于10月7日发布新规,将镍矿采矿配额有效期从三年缩短为一年并立即生效。虽然该政策直接针对镍矿,但在印尼这样的资源国,矿业政策变动往往具有联动效应,增加了包括铝土矿在内的整个金属矿产供应链的区域性风险。成本端,国内氧化铝价格在假期期间稳中偏弱运行,但海外两笔氧化铝成交价较节前有所上涨,表明外盘成本支撑稳固。展望节后,预计沪铝将跟随外盘维持震荡偏强走势,印尼矿业政策动向及下游节后补库力度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4、锡
假期间,外盘锡价先扬后抑,最大涨幅约6.8%至37695美元/吨,运行至年内高位,而后小幅回调。假期间锡价表现主要跟随金属板块共振,宏观层面持续加强的降息预期支撑金属价格走强,而后美元的反弹抑制其上方空间,金属价格整体有所回落。基本面上,假期前印尼总统宣布关闭苏门答腊岛邦加-勿里洞省1000个非法采矿点,涉及打击关闭非法锡矿并全面封堵走私通道,根据USGS数据去年印尼锡矿产量约为5万吨,据测算其中走私锡矿约为1.5万吨,占全球锡矿产量约4%。因此,在供应端持续收紧的预期下,预计假期开盘后,锡价表现同样强势,但仍需关注节后国内消费表现以及四季度锡矿的复产情况。
5、镍
假期间,镍价整体表现跟随金属板块共振走强,但仍维持在15,100至15,600美元/吨的区间震荡。假期期间,宏观环境波动较大,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一度推升金属价格;随后美元指数走强,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压制。镍基本面仍显过剩,国庆期间外盘镍价上涨1.69%,涨幅除弱于伦铅外,低于其他主要金属。从基本面来看,LME库存高位但增幅放缓,印尼收紧矿证,四季度矿端或趋紧。节后沪镍预计跟随伦镍小幅上涨,但受基本面制约,上行空间相对有限。
六
工业品
1、原油
在节前的9月30日凌晨,在美国斡旋下以色列哈马斯停战谈判出现重大进展,中东地缘降温,节前两日国际油价合计下跌4%,较大的释放了近期对油价的利空。10月1日晚间的美国EIA库存报告显示美国前一周原油及成品油库存皆出现小幅超预期累库,助推油价继续下跌。而在10月5日的产量会议上,OPEC+决定在11月继续增产13.7万桶/日,增产幅度略低于市场预期,油价止跌企稳。整体国庆假期期间国际油价下跌1.4%,未发生重大波动。后期仍待数据验证原油中长期的供应过剩局面,并在地缘扰动下,预计短期内油价将震荡偏弱。
2、黑色
国庆假期期间黑色变化不大,新交所铁矿掉期小幅上涨,中国暂停采购BHP铁矿的传闻并未发酵。国庆节后,黑色产业链预计偏强。黑色在节前过剩压力偏大,但宏观环境转暖。节后预计宏观环境继续转暖,美联储再度开始降息,国内稳增长措施或进一步发力。建筑用钢需求预计环比回暖,制造用钢保持高位。铁钢产量受利润下降影响预计呈现下降趋势,钢材过剩压力将有所缓解。原燃料价格仍有支撑。铁矿石因港口库存持续去化和钢厂补库需求释放,价格支撑较强;双焦预计受焦煤供应偏紧,焦企提涨意愿推动,价格亦有支撑。铁合金关注主产区受环保管控和能耗约束影响,如果产能释放受限则供需边际改善。
3、盐化工及聚烯烃板块
盐化工及聚烯烃板块的各品种虽无对应外盘,但各产业链假期变化不一,预计节后表现有所分化。其中,纯碱、玻璃期货价格节后分化将较为明显,玻璃期货表现相对偏强,纯碱期货表现相对偏弱。玻璃产业受益于沙河厂区煤改气的推动,在产日熔量降低,供给端收缩带来边际利好;此外,部分玻璃厂家上调出厂价格,现货带动下,期货价格节后也有上行预期。纯碱产业一方面受成本端煤炭价格下调拖累,另一方面受下游玻璃端产能收缩掣肘,预计期货价格表现相对于玻璃偏弱,可能会被部分机构作为阶段性空配套利选择。
烧碱期货价格节后预计以偏弱运行为主。下游氧化铝行业表现疲软,主销区中下游观望情绪较浓,产业库存高位。假期期间部分烧碱工厂小幅调低出厂价格,现货拖累下,期货价格预计节后以偏弱运行为主。
PVC期货价格节后预计以偏弱运行为主。国内中下游采购意愿低迷,叠加产业整体库存高位,压制PVC期货价格上行空间。国庆假期期间,PVC库存进一步累积,将对PVC价格形成打压,期货表现预计节后以偏弱运行为主。
聚烯烃(PP+PE)期货价格节后预计以偏弱运行为主。聚烯烃产业库存高位,国庆期间库存进一步累积,存量压力明显。此外,聚烯烃部分前期检修装置在国庆期间回归,供给压力进一步增加,中下游观望情绪较浓,节后供需状况预计仍偏宽松,拖累聚烯烃现货及期货价格表现。此外,假期期间原油、煤炭、烷烃等能源价格无明显异动(部分品种价格还有所下调),难为聚烯烃提供价格支持,预计聚烯烃期货价格节后或以偏弱运行为主。
4、丙烯
成本端原油价格走弱,丙烯成本塌陷。供需维度假期中山东上游装置减产,在油价下跌背景下山东丙烯现货价格上涨,说明供需维度利好大于成本维度利空。同时原料丙烷预期进口成本抬升,短期预期价格中性偏强。中性上游投产叠加需求旺季后回落,供需预期中性偏弱。
5、甲醇
十一假期期间,美国政府关门等因素导致海外原油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走弱,同时国内甲醇供需变化有限,港口仍然维持明显的宽松状态,压制现货价格维持在低位区间。低迷的现货价格为节后开盘交易“油制烯烃压制MTO”创造了空间,因此节后开盘甲醇可能会跟随海外原油出现调整,但预计幅度有限,短期内整体保持低位震荡状态。中长期而言,我们仍维持前期偏多观点,主要逻辑为海外限气导致到港量由高位下降。
6、尿素
国庆假期期间现货价格弱稳。产区部分上游收单不足导致现货流动性充分,上游依然存在部分收单需求,市场成交交单一般。节后预期供需维持偏弱态势。成本维度煤炭供需预期偏弱拖累价格,尿素成本偏弱上游利润良好,随检修装置逐步重启预期日产回到高位,供给压力较大。需求端国内需求季节性走弱,高供给下储备需求预期延后,数量预期收缩。出口方面印标或将部分提振市场情绪但淡季需求叠加出口窗口期临近,存量需求大概率无法带动上游持续去库。整体成本及供需预期偏弱。
7、苯乙烯
假期中油价下跌预期拖累纯苯苯乙烯价格。成本维度原油供需现实边际转弱预期偏弱。现实端产油国增产供给增加,需求端季节性回落,供需边际转弱。远端预期中性。供需维度现实端预期纯苯进口供给增加,需求弱稳,供需转弱压制价格。苯乙烯投产尾声但供给溢出较为明显,同时需求端地产需求收缩,整体需求弱稳。综上,纯苯苯乙烯成本塌陷,供需弱现实,短期预期价格偏弱。
8、工业硅&多晶硅
假期中整体运行平稳。成本维度电力供需预期边际转向宽松,工业硅及多晶硅成本支撑不足。供需维度工业硅上游枯水季临近供给收缩,需求端有机硅及多晶硅负荷提升,现实端供需持续改善。远端下游多晶硅预期减产导致工业硅需求收缩。工业硅现实尚可预期中性。多晶硅现实高库存上游供给收缩不明显,需求弱稳。远端预期随反内卷落地上游供给收缩,同时需求端光电份额预期持续提升,多晶硅弱现实强预期持续。
9、聚酯产业链
成本维度假期过程中原油增产叠加需求季节性走弱,聚酯产业链成本塌陷。供需维度PX现实端供需格局良好,但裕龙石化投产增加供给压力,远端预期中性偏弱。PTA上游高投产增速,下游需求预期旺季后回落,整体现实尚可预期偏弱。乙二醇方面现实端上游高供给叠加未来新投产,供给压力较大,但港口低库存同时下游聚酯高负荷,整体供需尚可。远端投产落地叠加需求旺季后回落,预期偏弱。
下游聚酯方面整体高负荷运转,旺季需求尚可期待。其中长丝成品库存中性偏高。投产尾声现实中性偏弱,远端预期尚可。短纤供给约束下库存中性,投产尾声上游供给增量压力不大但需求偏弱。下游织造负荷低位约束供给以控制库存低位运行。瓶片投产周期尾声上游产能过剩较为明显,叠加需求旺转淡季,供需走弱较为明显,供给溢出背景下上游利润压缩,价格预期偏弱。
10、橡胶
国庆长假期间,橡胶外盘波动有限,给节后国内橡胶期货开盘带来的风险有限,预计节后橡胶平稳开盘,之后继续走弱的概率较大。八月份橡胶需求站上近几年的高位,供给该增不增,基本面非常利多的情况下,橡胶该涨不涨,其背后是市场对供给压力的担忧。目前的泰国原料价格仍旧不低,受到夏季供给不足的影响,目前胶农割胶积极性较高,高价刺激供给有望出现。除非出现持续的天气异常,否则供给压力难以解除。而天气持续异常,在短期内无法验证,所以节后橡胶大概率偏空。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责任编辑:赵思远
散户如何给股票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